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上周末無人機對沙特阿拉伯石油設施的襲擊,對全球能源市場和原油價格造成了沖擊。
盡管沙特政府承諾石油產量將很快恢復正常,油價也已下跌,但此次襲擊突顯出,中國在應對石油供應中斷方面尤為脆弱。
作為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中國在能源方面對其他國家的依賴嚴重,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外交政策。中國政府正試圖減少這種依賴,但其經濟增長的需要和與美國的貿易競爭使其處于尷尬的境地。中國購買的沙特石油比過去幾年都多。
中國用沙特石油進口替代美國石油進口
通常來說,中國大部分石油是從俄羅斯、伊朗、沙特阿拉伯和美國購買的。但其中的兩個來源已經被迫受到削減。
海關數據顯示,由于貿易戰升級和關稅威脅,2019年上半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石油下降了76%。由于特朗普政府再次對購買伊朗原油的國家實施制裁,中國從伊朗的進口也大幅下降。
沙特阿拉伯基本上填補了這一空白。金融數據提供商前湯森路透的一份報告顯示,近幾個月來,這個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國,在中國進口石油中所占份額從2018年的14%升至今年的18%,并在5年多來首次超過俄羅斯。
上周六的襲擊導致沙特石油產量減少了約一半,這令中國感到擔憂。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周二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非常擔心此次襲擊對國際原油供應和價格穩定的潛在影響。”
中國沒有足夠的石油儲備
中國政府一再強調能源多樣化的必要性。
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上月在中國政府網站上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確保能源的安全。”他還稱:“如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始終是我們能源發展的首要問題。”
中國石油企業協會(China Petroleum Enterprise Association)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2018年,中國近70%的石油供應依賴進口。該協會預計,到2019年這一比例將升至72%。
該報稱,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中國將需要更多的石油。但國內生產一直在倒退,建立戰略儲備的努力未能奏效。
去年,中國原油產量下降1.3%,至1.89億噸,連續下降三年。這還不到中國2018年6.48億噸年消費量的三分之一。
“2019年,中國原油進口將繼續增長。”該報告稱。
在周五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的章建華說,中國政府正在努力減少中國對外國石油的依賴。他說,政府將增加投資,支持勘探,以提高國內石油產量。
他補充說,到2019年底,中國石油產量將小幅增長至1.91億噸,到2022年將達到2億噸。
中國不公布石油儲備數據。但國家統計局表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已建立9個主要石油儲備基地,總儲量3770萬噸。根據2018年的消費數據,這只能滿足該國大約三周的需求。
2008年,中國政府制定了到2020年將石油儲量增加到8500萬噸左右的目標。這幾乎是美國戰略石油儲備的全部——世界上最大的后備石油供應量。
擺脫對外國石油的依賴
中國政府也一直在嘗試各種方法來實現能源獨立。
在中國2016 - 2020年的“十三五”規劃中,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能源自給率達到80%以上的目標。
2014年,中國領導人提出了新的能源安全戰略,呼吁中國實現能源進口來源多元化,與主要油氣生產國建立友好關系,促進替代能源發展,鼓勵核電和電動汽車技術創新。
但廈門大學(Xiamen University)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6月份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中說,中國發現很難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因為其龐大的交通運輸業占消費的70%。
林伯強說,中國提高能源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快發展電動汽車、高速鐵路和更高效的交通系統。
高油價
中國已經在與經濟放緩、曠日持久的中美貿易戰以及豬肉通脹危機作斗爭。全球石油行業的動蕩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高油價可能進一步推高通脹,使政策制定者在應對經濟衰退問題上的回旋余地減少。
周一,中國人民銀行(PBOC)出人意料地維持了一項關鍵貸款利率的穩定。此前,市場普遍認為,鑒于上月經濟數據不佳,央行將下調利率。
分析人士表示,不斷上升的通脹壓力限制了央行降息的空間。降息會刺激經濟增長,但也會引發通脹。
中國8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上漲2.8%,主要是受豬肉價格飆升的影響。此前,一場非洲豬瘟導致中國約三分之一的生豬死亡。
中國動用了國家儲備豬肉來避免這場危機,但其石油儲備卻沒有這種能力。
由于美國提高關稅,中國消費者已經在為各種商品支付更高的價格,汽油價格飆升只會加劇這種困境。
周三,中國監管機構將汽柴油零售價格上調125元每噸(合17.6美元)。
國家發改委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油價上漲是由于“近期國際油價的變化”。發改委每隔幾周發布一次燃油價格指導意見,以此確保中國國內的燃油價格。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