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對于正處在轉換經濟增長動力的重慶而言,加碼布局新興產業已經成為主旋律。
5月1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兩江新區獲悉,正在召開的第二屆“西洽會”上,嘉興德燃動力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興德燃)擬投資10億元在兩江新區建成年產3000套車用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及核心零部件生產基地。
在短短兩個月內,這是兩江新區簽約的第二個與燃料電池有關的項目,此前3月份時,該區剛剛拿下雪人股份總投資45.5億元的氫燃料電池投資項目。分析認為,主動擁抱新能源已成為重慶汽車產業轉換增長動力的主要砝碼。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重慶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7倍,已成為重慶工業新動能加速形成的一個縮影。
新增10億元燃料電池投資項目
透過重慶市近期招商引資的新項目,其進一步增強支柱產業新動力的決心躍然紙上。自2017年以來,重慶經濟增速放緩,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回落到個位數,201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0363.19億元,同比增長6.0%,低于8.5%的預期。
數據顯示,2018年,在重慶工業“6+1”支柱行業中,汽車制造業是唯一出現工業增加值負增長的行業,其工業增加值增速由2017年的6.2%驟降至2018年的-17.3%。汽車產業大幅度負增長,也被業界認為是導致重慶GDP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針對汽車產業負增長,重慶各方正刮骨療傷、推陳出新。
正在召開的第二屆“西洽會”上,兩江新區便與嘉興德燃簽約,后者計劃總投資10億元,在兩江新區建成年產3000套車用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及核心零部件生產基地。項目達產后預計產值達25億元。其中,首期計劃建設年產1000套車用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及核心零部件生產基地,增強新能源汽車本地配套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汽車產業領域增加新能源比重已成主流。就在此前的3月20日,兩江新區與雪人股份簽約總投資達45.5億元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及其核心零部件制造項目”,項目通過三期建設,最終達到年產10萬套燃料電池發動機及電堆等核心部件的產能,并通過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氫燃料電池物流車、重卡以及環衛車等車輛示范運行,配套建設35座加氫站等,最終形成千億級氫能產業生態鏈。
燃料電池項目頻頻落地,同樣離不開背后的政策支持引導。去年12月,重慶便印發《關于加快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重慶汽車產業轉型升級要初見成效,年產汽車超過3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超過20萬輛、智能網聯汽車超過80萬輛,實現產值超過5400億元。
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重慶生產的中低檔汽車較多,新能源汽車在全國占比較低,創新能力沒有跟上,補短板有利于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新興產業加速布局
數據顯示,一季度重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3%,比2018年全年和同期分別回升3.8和1.8個百分點,呈現企穩向好的發展態勢。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重慶造”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7倍,這也成為重慶工業新動能加速形成的一個縮影。
在多名分析人士看來,重慶對新能源的“偏愛”,除了汽車產業亟需注入新活力的緊迫性以外,其本身就具備很好的資源基礎。
“一方面重慶有豐厚的汽車產業底蘊做產業基礎支撐,另一方面,重慶也有豐富的天然氣、頁巖氣資源作原料支撐,整體有利于重慶汽車產業轉型提檔升級。”重慶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如此評價。
針對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市場初期難以打開的問題,重慶市近日也給出了方案。重慶市交通局已出臺《主城區巡游出租汽車服務質量提升專項方案》,重慶主城區將試點純電動出租車,試點于今年上半年開始。重慶市交通局相關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還表示,目前已選用長安汽車和小康股份的電動汽車用于試點。
據重慶市統計局發布數據,新產業、新動能較快增長,也成為一季度拉動工業回升的重要因素。一季度,重慶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0%,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3.7個百分點,增加值占全市的17.9%,占比高于全國水平4.4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8%,增速高出重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2.5個百分點,占工業增加值的22.8%。
事實上,增強新興產業布局也是目前重慶招商引資的重點。比如在第二屆西洽會上,兩江新區所簽約的17個項目,幾乎都來自于數字經濟、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版圖,總投資額達到72.2億元。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