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放寬大城市落戶,會否淪為變相松綁樓市調控?
5月6日,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放寬落戶不等于放松對房地產的調控,不管戶籍制度怎么改,都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動搖,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這里的背景是,一個月前,發改委印發《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明確指出,要放開大城市落戶限制。
在為新政鼓而呼的同時,擔憂隨之而來:放寬落戶是不是意味著變相放寬樓市調控?人口涌入,會不會導致大城市房價繼續上漲?
發改委對此明確表示:
其一,城市不能搞選擇性落戶;
其二,放寬落戶不等于放松對房地產的調控;
其三,消除城市落戶的限制并不是放棄對人口的因城施策,個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要嚴格把握好人口總量控制這條線。
這傳遞了什么信號?
不能選擇性落戶:搶人大戰不能只搶人才
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明確指出,城市需要人才,但是更需要不同層次的人口,絕不能搞選擇性落戶。
所謂選擇性落戶,只要人才不要人口,只爭搶高學歷人才,卻對普通居民落戶設置種種障礙。這顯然與城鎮化的大方向背道而馳,同樣也有違經濟規律。
任何城市都不是只由高學歷人才組成。一個城市的長遠發展,需要的是各種各樣、不同層次、不同專業技能的人。
更關鍵的是,隨著人口出生率進入拐點,勞動力紅利不復存在,部分城市已經開始面臨人口負增長。
各大城市所緊缺的不僅是高層次人才,更是人口。
尤其是對于弱二線和三四線城市,在搶人大戰中本就沒有優勢,倒不如通過放寬落戶吸納更多的人口進入,從而充實城市自身的勞動力市場,為經濟發展提供長遠支撐。
房住不炒:放寬落戶不等于放寬調控
放寬落戶,會不會淪為變相放松調控?
理論上如此,現實中不乏這種可能性。樓市調控的主要政策就是限購,而限購以戶籍作為區分。放寬落戶,相當于突破了限購政策,在限購的圍墻上打開了缺口,打開新落戶人員直通售樓處的通道。
可見,如果不對新落戶購房資格做出限制,那么放寬落戶自然會為樓市帶來更多新增需求。樓市本就火熱的熱門二線城市,一旦大開落戶之門,限購就會形同虛設,房價自然如同火上澆油。
當然,這只是短期效應。能否真正產生影響,要看城市本身是否有競爭力,也要看樓市究竟處于何種階段。缺乏吸引力的城市,就是零門檻落戶,恐怕也不會吸引到多少人,樓市也不會發生多少變化。
但對于一些熱門二線城市,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今年開年,一些二線城市樓市異常火熱,引發關注。
正因為如此,在4月19日的重要會議上,中央重提“房住不炒”,并且明確提出“一城一策、因城施策、落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長效調控機制。
可以料見,放寬落戶一旦導致房價大幅上漲,必然要迎來狂風暴雨式的調控,“城市政府”必然要承擔一定的“主體責任”。
這是政治正確,也是樓市調控的大方向。
超大城市不會大開落戶之門
所謂超大城市,指的是城區人口超過1000萬人的城市,目前只有北上廣深符合這一標準。
北京和上海,正在嚴格控制人口規模。
2017年,京滬人口同步減少。2018年,北京常住人口繼續減少16.5萬,上海雖有增加,但新增人口自僅有5.45萬,在各大城市中處于墊底位置,且與廣深40萬以上的增量難以同日而語。
不過,與京滬嚴格控制人口規模相比,廣深的空間相對較大。
廣州2020年的規劃人口是1800萬人,2035年的人口規模則是2000萬,而2018年廣州的官方統計常住人口僅為1490萬,還有巨大增長空間。
深圳也是如此。深圳2020年的規劃人口是1480萬人,2035年的人口規劃尚未出臺。即使按照目前官方統計人口,2018年深圳人口1302萬人,離2020年的目標還有178萬的增長空間。
所以,廣深兩地早已躋身搶人大戰。
就在一周多前,廣州出臺人才新政,取消碩博社保年限,本科連續半年社保即可入戶,將搶人大戰再度推向高潮。
不過,廣深兩地目前放開的只是高學歷落戶限制,廣州集中于本科,深圳則放寬到大專以上。對于普通人口落戶,仍要受到積分入戶的限制,而每年積分入戶的名額還不超過1萬人。
所以,請拿好一線城市的戶口和房票,它比你想象的還要重要。
結論
中國城鎮化已經進入下半場。
大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這種背景下,放寬大城市落戶限制,既是城鎮化發展的必然,也符合經濟規律。
不過,放寬大城市落戶,著眼點在于推進城鎮化,而非刺激樓市。指望借助放寬落戶暗度陳倉,打開限購的圍墻缺口,既缺乏政治正確性,也不符合樓市調控的大方向。
那么,樓市調控的大方向是什么?
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穩樓市是第一位的,既要防止大落,同樣也要防止大起。大熱必有調控,遇冷則有松綁,這是政策市的基本規律。
所以,各大城市應該著眼的是,通過放寬落戶正搶到更多的人才和人口,為城市發展提供長遠儲備,而不應聚焦于刺激短期的樓市。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