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4月15日周一,《經濟參考報》刊登文章表示,年初以來金融數據向好,表明中國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的效果開始逐步顯現,貨幣傳導機制也有望進一步得到疏通。
從信貸方面來看,中國央行上周五公布數據顯示,中國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6900億元,高于預期,較前值回升,且當月社融規模增量28600億,同樣超出預期,較前值大幅反彈。一季度,人民幣貸款更是共增加5.81萬億元,同比多增9526億元
《經濟參考報》認為,分結構看,無論是3月當月還是一季度累計,新增企業貸款都好于去年同期,也好于近5年平均水平,同時,3月票據融資規模也顯著收窄。數據表明信貸結構有所優化,對實體經濟融資支持開始增強。
社會融資方面的數據則顯示,新口徑下1-3月社融存量增速分別為10.4%、10.1%、10.7%,連續三個月高于2018年四季度水平。對此,《經濟參考報》認為是喜憂并存但喜大于憂,其中“喜”在3月投入實體經濟的貸款有所增加,企業債券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增幅較高;憂在表外融資仍未顯著企穩,表內貸款仍擔當絕對主力。
此外,央行數據還顯示,3月末,M2增速同比反彈至13個月高位,M1增速環比則出現翻倍。
廣義貨幣(M2)余額188.94萬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個和0.4個百分點;
狹義貨幣(M1)余額54.76萬億元,同比增長4.6%,增速比上月末高2.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2.5個百分點;
流通中貨幣(M0)余額7.49萬億元,同比增長3.1%。一季度凈投放現金1733億元。
其中“M1-M2剪刀差”雖然已經連續14個月為負,但缺口連續2個月收窄,這也就意味著企業投資活力也有所改善。《經濟參考報》預計,M1-M2剪刀差缺口有可能繼續縮窄,“寬貨幣”向“寬信用”的傳導將進一步疏通。
一直以來,金融數據是經濟數據的前瞻指標,《經濟參考報》認為,3月數據的向好,這也就預示中國經濟也將企穩:
統計發現,社融存量增速領先實際GDP約半年,領先名義GDP約1-3個季度;M1-M2剪刀差領先名義GDP增速3-8個月。由此看,社融已經連續三個月走穩,我國經濟在二、三季度企穩的概率很大。
不過《經濟參考報》也強調,由于近期包括社融、制造業PMI以及發電耗煤等中微觀數據,均指向經濟有向好企穩跡象,于是擔心政策有可能收緊的預期開始升溫。但綜合考慮多重因素,站在當前時點來看,對經濟面的確可以樂觀一些,經濟基本面尚不足以讓政策寬松的總基調“踩剎車”。
一是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比如,3月中國制造業PMI指數雖然時隔三個月再次站上榮枯線,各分項指數環比也均有不同程度回升,但PMI新訂單指數等需求端指標仍弱。同時,3月出口大反彈,但更多是春節因素和低基數效應,進口增速依舊延續下滑,表明內需較為疲軟。
二是要看到,中國政策一貫以來都是強調相機抉擇,會適時微調預調。因此,鑒于經濟有企穩跡象,意味著短期內不會出臺更大力度的寬松舉措,但年初以來已經制定的各項寬松政策很大可能還是會執行:
比如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已明確提出“加大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力度,釋放的資金全部用于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再疊加二季度銀行體系流動性缺口還是較大,后續降準依然會是貨幣當局的政策可選項。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