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由于本輪成長股行情的最大邏輯之一就是科創板映射,2月以來硬科技領域主題如集成電路、云計算、人工智能、創新藥、大數據、工業互聯網、新能源類等主題均漲幅超過40%,從當前時點來看,投資者普遍關注在近期進入主題輪動格局下,前期受益于科創板開通預期的主題能否再次有所表現,我們認為,參考創業板經驗,科創映射板塊至少還存在2個階段的市場演繹機會。
主要內容:
我們回顧創業板開通前后的進程,發現彼時市場演繹經歷了以下一些階段:
第一階段是2008年3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發布后一個月,券商板塊由于受開設創業板的利好刺激大漲,單月漲幅達到31.2%,遠超同期上證綜指的3.2%;第二階段是2008年12月國務院發布《關于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適時推出創業板”后兩個月,電子板塊也開始上漲,超額收益達9.4%,同期券商板塊依然具備6.4%的超額收益;第三階段是2009年7月證監會正式發布實施《創業板市場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暫行規定》后至2009年十月末創業板開板,醫藥生物、傳媒、電子行業均具備超過10%的超額收益;第四階段是10月首批28家企業上市以及12月末8家企業創業板上市,期間TMT全線大漲,兩個月時間電子、計算機、通信、傳媒分別上漲22.9%、21.8%、19.2%、11.9%,均高于同期上證綜指9.4%的漲幅;第五階段是2010年,由于2010年全年創業板保持一定的上市節奏,并且上市企業行業也主要集中在TMT、生物醫藥、高端制造領域,2010年全年電子、生物醫藥、機械設備、計算機漲幅居前四,分別上漲39.4%、29.7%、28.1%、26.4%。
由于2008年前后處于較為復雜的宏觀和股票市場環境,如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導致股市持續下跌,中國政府于年底推出四萬億刺激政策等等,成為影響股票市場的主要驅動力,即便如此,在2008年3月發布創業板《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后,券商板塊依然受到刺激大漲,以及2008年12月國務院提出“適時推出創業板”后兩個月,電子板塊獲得9.4%的超額收益。而在進入2009年一季度以后,隨著外部驅動的弱化,市場逐步認識到創業板開通帶來的投資機會,特別是在2009年7月證監會正式發布實施《創業板市場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暫行規定》以及后來創業板開板上市,每個階段幾乎都是由創業板公司上市驅動市場風格和行情。
而當前科創板推出正在有序進行中,我們認為,在經歷2月份以來券商板塊以及科創映射的集成電路、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板塊亮眼的表現后,當前階段跟創業板開通前后市場演繹的第三階段更為相似,而參考創業板開通前后的市場表現,我們認為,科創映射板塊至少還存在2個階段的市場演繹機會:其中一個階段是交易所接受科創板企業上市申報(3月18日)開始至科創板正式開通。另一階段是科創板開通之后,這一階段可以參考類比創業板開通前后市場演繹的第四、五階段。這幾個階段的共同特征都是新設板大力支持企業上市的領域,因此,對于當前而言,集成電路、云計算、人工智能、創新藥、大數據、工業互聯網、新能源類等主題將繼續存在確定性機會。
主題跟蹤
1、本周主題思考:從創業板經驗看科創板映射節奏
在上期主題周報中我們提出,當前已經處于以催化為主導的主題行情階段(短期主題行情三階段的最后階段),并且隨著邊際效應的減弱可能帶來一定程度的市場震蕩,但這并不改變中期偏主題行情的狀態,并建議投資者需更加重視主題輪動,近期滯漲但彈性不錯的主題如新能源汽車類、區域類主題值得關注,從近一周市場表現來看,基本符合我們的判斷,區域類主題、新能源汽車類主題表現較為強勢,顯示出較為明顯的主題輪動格局。
由于本輪成長股行情的最大邏輯之一就是科創板映射,可以看到自科創板進程加速以來,最受科創板歡迎的硬科技領域主題如集成電路、云計算、人工智能、創新藥、大數據、工業互聯網、新能源類等主題均漲幅超過40%,那么從當前時點來看,投資者普遍關注在近期進入主題輪動格局下,前期受益于科創板開通預期的主題能否再次有所表現,我們認為,從A股歷史來看,創業板開通前后市場的表現可以作為類比參考。
從創業板開通進程來看,2008年3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發布,2008年12月國務院發布《關于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適時推出創業板”,2009年3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發布,2009年7月1日,證監會正式發布實施《創業板市場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暫行規定》,投資者可在7月15日起辦理創業板投資資格。2009年十月末創業板開板,首批28家企業上市,同年12月末8家企業創業板上市,2010年全年創業板保持一定的上市節奏。
我們回顧上文所述的創業板開通前后的進程,發現彼時市場演繹經歷了以下一些階段:
? 第一階段2008年3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發布后一個月,券商板塊由于受開設創業板的利好刺激大漲,單月漲幅達到31.2%,遠超同期上證綜指的3.2%;
? 第二階段是2008年12月國務院發布《關于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適時推出創業板”后兩個月,電子板塊也開始上漲,超額收益達9.4%,同期券商板塊依然具備6.4%的超額收益;
? 第三階段是2009年7月1日,證監會正式發布實施《創業板市場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暫行規定》,投資者可在7月15日起辦理創業板投資資格后至2009年十月末創業板開板,醫藥生物、傳媒、電子行業均具備超過10%的超額收益;
? 第四階段是10月首批28家企業上市以及12月末8家企業創業板上市,期間TMT全線大漲,兩個月時間電子、計算機、通信、傳媒分別上漲22.9%、21.8%、19.2%、11.9%,均高于同期上證綜指9.4%的漲幅;
? 第五階段是2010年,由于2010年全年創業板保持一定的上市節奏,并且上市企業行業也主要集中在TMT、生物醫藥、高端制造領域,2010年全年電子、生物醫藥、機械設備、計算機漲幅居前四,分別上漲39.4%、29.7%、28.1%、26.4%。
通過以上回顧我們發現,由于2008年前后處于較為復雜的宏觀和股票市場環境,例如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股市持續下跌,中國政府于年底推出四萬億刺激政策等等,成為影響股票市場的主要驅動力,即便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如2008年3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后,券商板塊依然受到刺激大漲,以及2008年12月國務院提出“適時推出創業板”后兩個月,電子板塊獲得9.4%的超額收益。而在進入2009年一季度以后,隨著外部驅動的弱化,市場逐步認識到創業板開通帶來的投資機會,特別是在2009年7月證監會正式發布實施《創業板市場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暫行規定》,以及后來創業板開板上市,每個階段幾乎都是由創業板公司上市驅動市場風格和行情。
而當前科創板推出正在有序進行中,我們認為,在經歷2月份券商板塊,以及科創映射的集成電路、云計算、人工智能、創新藥、大數據等板塊亮眼的表現后,當前階段跟創業板開通前后市場演繹的第三階段更為相似,而參考創業板開通后的表現,我們認為,科創映射板塊至少還存在2個階段的市場演繹機會:其中一個階段是交易所接受科創板企業上市申報(3月18日)開始至科創板正式開通,另一階段是科創板開通之后,這一階段可以參考類比創業板開通前后市場演繹的第四、五階段。這幾個階段的共同特征都是新設立板塊大力支持企業上市的領域,因此對于當前而言,集成電路、云計算、人工智能、創新藥、大數據、工業互聯網、新能源類等主題將繼續存在確定性機會。
本文作者:張夏、陳剛,來源:招商策略研究,節選自《【招商策略】從創業板經驗看科創板映射節奏——A股主題周觀察(0319)》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