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2019年1月23日,央行實施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TMLF資金可使用三年,操作利率比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優惠15個基點,目前為3.15%。
我們認為,此次貨幣政策操作可以稱得上是“結構性降息”,這是2016年以來首次央行層面的價格下調,傳遞了以下六大信號:
信號一:中國政策層對于2019年經濟預期并不樂觀。目前正處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期間,央行加大貨幣政策的寬松力度,可能表明政策層對于2019年經濟下行預期較強。我們認為2019年經濟失速概率較低,但是2019年全年GDP增速在6.5%以下的概率較高。在這種情況下,貨幣政策加大力度在所難免。我們強調,中性貨幣政策或者穩健貨幣政策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貨幣政策,而是與當前的國內經濟狀態相符,“結構性降息”符合中性和穩健貨幣政策的要求。
信號二:從“去杠桿”到“穩杠桿”的進一步體現。“去杠桿”需要貨幣政策、監管政策偏緊,而“穩杠桿”則需要適宜的貨幣政策和監管政策。從“去杠桿”到“穩杠桿”的轉變,更加符合中國經濟當前現實,是更為實事求是的政策方向。此次TMLF進一步確認了貨幣政策方向,符合穩杠桿的政策思路。
信號三:貨幣政策仍以國內為主要矛盾。央行行長易綱、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講話中均指出,以國內矛盾為主,外部平衡是兼顧,中國央行進行“結構性降息”,表明中國央行仍然以國內經濟為主要出發點。
信號四:央行有意加強價格型調控的引導作用。我們之所以此次TMLF為“結構性降息”,是因為其利率低于1年期MLF利率15BP,而期限卻可以長達3年,相比于MLF而言確實是利率下調。易綱行長在近期講話中指出,“我們正在從數量調控為主向價格調控為主轉變的過程中”,而2018年以來貨幣政策的價格信號強度是略顯不足的。
我們認為,與國外成熟的貨幣政策價格型調控不同,目前中國的價格型調控主要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貨幣市場的市場利率調整,2018年相比2017年的貨幣市場利率下降明顯,但該層次對市場的信號和指示作用較弱;
第二個層次是貨幣市場相關的央行政策利率調整,包括公開市場操作利率、MLF利率等;
第三個層次是調整存貸款基準利率,這一層次的對中國市場的信號意義最強,但使用也更為慎重。
此次的TMLF操作類似于第二個層次,但仍有所不同,即沒有調整存量利率,而是設置增量工具利率下調。相比2018年只使用第一個層次而言,價格型調控確實在增強。
展望2019年,我們認為第二個層次的貨幣政策寬松落地概率很大,包括降低OMO利率、MLF利率等等;存貸款基準利率調整難度相對更大,主要因為存貸款基準利率并未在2016年之后上調,導致目前的下調空間受限,因此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需要經濟下行壓力非常大。
信號五:與2014年類似,央行不愿過早釋放全面寬松信號。2014年上半年,央行開始進行定向寬松,與當時經濟開始緩慢下行一致;2014年央行全面寬松是在下半年經濟下行顯著加速之后,表現為全面降準降息。當前與2014年類似,在經濟下行處于緩慢和可控的狀態下,央行更多的采取定向寬松政策;相比直接降低MLF利率甚至全面降息,“結構性貨幣政策”具有更大的靈活度。同樣可以類比,如果2019年中國經濟下行速度加快,那么更強信號的貨幣寬松可以預期。
信號六:加強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引導收益率曲線平坦化,增強利率向信用傳導。目前中國貨幣市場利率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但是1年期以上的各種利率相比之下仍然較高。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一個基本內涵是,短端利率應當能夠有效的向長端利率傳導。中國2018年長端利率確實有所下降,但是短端向長端傳導的速度和幅度仍有改善的空間,此次央行采用“結構性降息”,有助于降低長端各類利率水平,有助于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TMLF仍屬于定向調控范疇,有助于金融機構向小微等實體經濟的信用擴張,也是符合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內涵。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