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97萬億元,累計同比增長14.7%(可比口徑),增速比1-8月份放緩1.5個百分點;9月當月5455億元,同比增長4.1%,增速較上月大幅放緩5.1個百分點,刷新2018年3月以來新低。(8月份的前值為9.2%,增速比7月份放緩7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受工業產銷增速放緩、價格漲幅回落、上年利潤基數偏高等因素影響,9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進一步大幅回落。
華爾街見聞計算剔除可比口徑影響的另兩種算法顯示,實際情況可能更加糟糕。
首先,按公布累計增速折算上年基數測算的結果顯示,9月當月同比增速甚至不及官方公布的當月數據。
據此次公布的1-9月利潤總額4.97萬億元以及累計同比增長14.7%的數據計算,上一年以可比口徑計算的1-9月利潤總額為4.33萬億元;再據上月公布的數據來看,1-8月利潤總額4.4萬億元以及同比增長16.2%,以此計算得出上一年以同比口徑計算的1-8月利潤總額為3.8萬億元。由此得出,上一年以可比口徑來看的9月當月利潤為5262億元。
由此計算,以可比口徑計算的9月當月同比增速3.8%,較上月回落6.1個百分點。
中泰宏觀固收表示,這是自今年調整口徑以來,首次低于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當月同比增速。這顯示了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令“幸存者”盈利也現回落壓力。
另外分各項指標來看,按上述方法測算發現,還有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及成本、國企私企利潤等多項指標的可比口徑數據低于官方公布數據。
第二,此前備受關注的關于可比口徑調整而導致的增速偏差問題在本月數據中依然顯現。
在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中可以找到,今年前9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總利潤是4.9萬億元,而2017年前9月工業企業總利潤是5.6萬億元。這樣算起來,今年前9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大約是-12.5%,而不是統計局公布的14.7%。這兩個增速相差約27個百分點,且一個是顯著正增長,一個是明顯負增長。
關于這一問題,統計局在數據公報中說明指出,14.7%的增速是“按可比口徑計算,考慮了統計制度規定的口徑調整、統計執法增強、剔除重復數據、企業改革剝離等因素的影響”。
前幾月針對這一問題就有人用“幸存者偏差”對此做了進一步的分析。按照幸存者偏差說法,一些去年經營困難的企業不再符合“規模以上”這個統計口徑(主營業務年收入在2千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才算為規模以上),因而不再處在統計樣本中。由于樣本總量縮小,樣本企業的總利潤自然變小,因而會算出一個負的利潤增速(比如,就本月來看,-12.5%)。但仍有很多企業繼續留在統計樣本中。這些“幸存者企業”的利潤增長并沒有總量數據顯示的那么差。因此,統計局按可比口徑計算的利潤增速(14.7%)會比用利潤總額數算出的增速(-12.5%)更高——二者之間的差異來自幸存者偏差。
最后從行業狀況來看,數據顯示,雖然上中游行業盈利在供給側改革的推動下大幅改善,但是地產、基建、汽車需求端正在快速回落。總體來看,中泰宏觀表示,這引起未來“幸存者”盈利也將趨于回落的擔憂,而且,企業債務問題會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再度凸顯出來。
力下再度凸顯出來。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