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7月30日,英國石油公司(以下簡稱“BP”)在北京發布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8年)》(以下簡稱“《年鑒》”)顯示,2017年全球煤炭消費增長了2500萬噸油當量,上升1%,是2013年以來的首次增長。
《年鑒》顯示,一反多年下滑趨勢,全球煤炭市場在2017年得以小幅復蘇,供需齊增。全球煤炭消費量增長了1%,煤炭消費增長主要來自印度(1800萬噸油當量),達到4.8%的強勁增速。中國的煤炭消費在連續三年(2014-2016年)下降后出現小幅反彈(400萬噸油當量),上漲0.5%。
此外,根據《年鑒》,經合組織國家煤炭消費連續第四年下降(降低400萬噸油當量)。
BP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表示,去年全球煤炭消費情況中,既有結構性的因素,也有周期性的因素。結構性的因素最典型就是印度,印度經濟發展迅速,能源的需求增長迅速,自然就用了更多的煤,因為煤成本低,是比較有競爭力的一種能源。印度對煤炭的需求增長應該會持續。
而周期性因素中,戴思攀認為,中國最為典型。“中國前幾年的煤炭消費量都是在下降,但是去年有一個小幅的提高,這主要是因為電力需求去年增長比較迅猛,同時水電增長又放緩,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得不搬出煤炭起到一個調峰的平衡作用。”他說。
《年鑒》也顯示,盡管中國工業和居民部門大規模“煤改氣”,但電力需求增長提振了發電乃至整體用煤需求。
在戴思攀看來,未來影響煤炭消費的將有兩股不同的力量,一些國家煤炭的消費會下降,一些國家會上升。在全球能源漸進轉型前景中,全球的煤炭消費量是平滑的,發達國家的煤炭消費量會下降,而印度和其他快速發展的東南亞國家的煤炭消費會繼續增長。
“這就意味著在未來全球總體的煤炭消費中,有的時候會傾向于增長,有的時候又下降。但是不管怎么說,應該都是平緩的變化,長期來講煤炭在一次能源當中所占的比重仍然是逐步下降的。”戴思攀說。
《年鑒》顯示,2017年,煤炭在一次能源中占比下降至27.6%,為200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此外,煤炭產量方面,《年鑒》數據顯示,全球煤炭產量增長更加強勁,2017年產量增長了1.05億噸油當量,上升3.2%,為2011年以來的最快增長。產量的增長由中國和美國引領,中國和美國煤炭產量分別增加了5600萬噸油當量和2300萬噸油當量。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去年美國煤炭產量增加,但是美國國內煤炭消費卻進一步下降。戴思攀解釋說,產量上升的原因主要是美國煤炭生產商增加了對亞洲的出口。
“與我們的直覺相反的是,中國煤炭產量的增長是煤炭行業去產能的結果。”戴思攀說,一個適中的煤炭價格信號是有效去產能的關鍵。價格過高不足以使低效煤礦關閉或合并,還會提高能源利用成本。價格過低可能會威脅到這一中國最大能源產業(在一次能源中占比60%)的生存。
戴思攀表示,2017年,中國煤炭現貨價格普遍高于政府目標價格區間,因此出臺一系列政策來增加煤炭供給以打壓價格,中國煤炭產量同比增長達3.5%,是6年來的最高增速。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