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利率市場化再邁一步,商業銀行存款利率浮動上限或有所放松。
據《中國日報》報道稱,一些銀行高管上周召開會議,討論將銀行存款利率較一年期基準利率上浮限制由目前的1.3倍-1.4倍擴大至1.4-1.5倍的可能性。
報道援引專家稱,央行其實已于2015年“原則上”取消了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上下限限制,目前銀行利率浮動區間由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機構指導約定。
此前的4月13日,這次會議的消息就有傳入市場,當時消息稱中國擬允許商業銀行適當提高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后來又有消息稱,當次調整只是存款的部分品種,而且并不是取消利率上限,而是將上限抬高。
當時市場對此解讀眾說紛紜,有分析認為,此舉是利率市場化的“最后一槍”;有分析認為,會引發銀行存款大戰;也有分析認為,會帶來銀行負債成本的上升。
中銀國際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勵雅敏表示,如果央行此時放松對存款上浮區間的管理,主要目的應當是對當前存款與金融市場雙軌利差的糾偏,存在一定合理性。但一次性完全放開存款利率管制的可能性較小,可能是將存款上浮區間擴大10%,或先行放開居民和企業大額存單的利率上限。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萬釗表示,市場對提高存款利率上限的意義解讀有分歧,最大的區別在于,究竟是將其理解為央行加息,還是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他認為,此舉的直接目的,是推動表外回表的“配套措施”,與2018年3月初,銀監會發布《關于調整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的通知》,對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由150%調整為120%-150%,貸款撥備率監管要求由2.5%調整為1.5%-2.5%,有類似的含義。
萬釗還表示,在監管推動表外回表的大背景下,銀行吸收資金的能力受限,大量資金被貨幣基金等吸收,但是貨幣基金的經營模式跟銀行是完全不同的。那么監管層面就需要給銀行提供更靈活的吸收表內負債的空間,上浮存款利率上限即是此意。當然也這就意味著,假結構的結構性存款的配套監管措施,也即將浮出水面。
回顧上一次利率市場化的重大舉措,還要追溯到2015年10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決定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并降低存款準備金率》,講到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不過存款利率仍然存在窗口指導和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的軟性管制。
此外,個人存款層面的利率市場化,還要追溯到2005年,銀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銀監會2號令》,從那時起,商業銀行可以通過發行個人理財產品,突破存款利率限制,而考慮到銀行對理財產品的本金和利息的隱形擔保,個人也可以將銀行理財視為利率更高的存款。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