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荷蘭21歲發明家史拉特(Boyan Slat)設計出一種借助海流力量收集海洋塑料垃圾的裝置。該裝置目前在北海水域試用一年,目的為測試其在暴風雨中的表現。
這個全長100公里、呈“V”字形的浮動式柵欄,是以橡皮制的大枕頭形浮標組成,左右雙臂以拖曳方式浸入水中3米深處。
流入海洋塑料垃圾
每年重達800萬噸
根據史拉特創立的海洋清潔工程的統計,全球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重達800萬噸。這些垃圾受旋轉的海流牽引匯集,在全球海洋形成了五個面積廣闊的垃圾帶,其中以美國加州與夏威夷之間的太平洋垃圾帶最大。
專家警告,近年來匯集在全球海洋的塑料垃圾量數以百萬噸計,這些垃圾對各種海鳥、海洋哺乳動物、海龜等動物物種構成威脅。
史拉特表示,這個浮動式柵欄可借助海流力量把垃圾沖入柵欄內。他還表示,柵欄的雙臂最多可收集3000立方米的海洋垃圾,相當于一個奧運泳池的容量。
該基金會的目標是在2020年全面開展收集海洋塑料垃圾工程,屆時采用的浮動式柵欄長度為100公里。
根據該基金會最保守的估計,在首10年可以清理的海洋垃圾總量可重達7000萬公斤。
荷蘭政府、海事服務企業Boskalis以及一個私人贊助者,為海洋清理基金會提供150萬歐元(約227萬新元),開發原型設計。
荷蘭環境部長戴克斯瑪(Sharon Dijksma)說:“這個計劃充滿啟發性,他們用行動告訴我們如何解決日益嚴重的海洋污染問題。”
史拉特是聯合國最高環境榮譽地球衛士獎歷來最年輕得主,他為致力于發展海洋清潔計劃而放棄修讀航空工程。
目前海洋清潔基金會聘有50名工程師與研究員。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