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NO.1 2016年聚烯烴市場價格實現完美逆襲
圖1
2016年聚烯烴市場迎來大幅度震蕩反彈行情,LLDPE從年初低點8600元/噸漲至12月中旬高點10400元/噸,漲幅20.93%;PP拉絲從年初低點6050元/噸漲至12月中旬高點9750元/噸,漲幅高達61.16%。受下半年塑編等領域出口需求增速加快以及汽車、家電領域需求高速增長對共聚PP粒需求的拉動支撐,下半年LLDPE與PP拉絲價差成明顯縮窄趨勢,其中年初最高價差一度達到2850元/噸,四度主流價差縮窄至700-1500元/噸之間。
今年盡管中國聚烯烴市場在新增產能較多、油價低位反復上下震蕩、國內外經濟相對疲軟大背景下,依然保持了較好的消化能力并維持了相對較高的市場價格,除了對回料市場的替代因素外,主要得益于中國聚烯烴市場相對健康的發展和下游需求巨大的彈性。盡管2017年仍是產能大幅增長的一年,但聚乙烯供應擴張相對溫和,PE 和PP的增長方式有所區別,PE壓力主要來自外部,PP仍以國內為主。相對來看,國內產能的增加比國外的落實概率要大。所以從LLDPE和PP價差趨勢來看,供應增幅的差異對價差放大理論較為支持。
NO.2 “廣義”概念下的聚烯烴供應同比變化
今年國內聚烯烴市場迎來完美逆襲行情,從文章第一部分LLDPE和PP拉絲分別以20.93%和61.16%的漲幅可以看到今年行情趨勢的強勢。驚人漲幅背后究竟是何種力量在推動?似乎我們的格局還是停留在微觀和階段性層面,似乎我們總是感覺供應增量是呈放大趨勢,更多的似乎迫切的需要我們站在廣義格局來統觀一下市場變化。
表1 “廣義”聚烯烴供應量同比統計分析
單位:萬噸
日期 | 2016年1-11月 | 2015年1-11月 | 同比 |
PP粒國產量 | 1761.0 | 1686.3 | 4.43% |
PP粒進口量 | 299.0 | 339.7 | -11.98% |
PP粒出口量 | 24.0 | 16.6 | 44.58% |
PP粉國產量 | 263.15 | 254.3 | 3.48% |
再生PP國產量 | 343.37 | 388.48 | -11.61% |
再生PP進口量 | 78.09 | 70.7 | 10.45% |
廣義PP表觀供應量 | 2720.61 | 2722.88 | -0.08% |
PE國產量 | 1315.16 | 1234.56 | 6.53% |
PE進口量 | 888.86 | 905.95 | -1.89% |
PE出口量 | 27.8 | 24.28 | 14.50% |
再生PE國產量 | 443.66 | 492 | -9.83% |
再生PE進口量 | 229.05 | 324.52 | -29.42% |
廣義PE表觀供應量 | 2848.93 | 2932.75 | -2.86% |
從上面表格來看,廣義聚烯烴供應呈現負增長打破之前傳統認知。由PP粒、PP粉和再生PP組成的廣義PP領域的表觀供應量數據2016年1-11月份累計供應量同比跌0.08%。以PE和再生PE組成的廣義PE的表觀供應數據來看,2016年1-11月份累計供應量同比跌2.86%,其中再生PE國產及進口均下降明顯。明年雖然我們仍然看到有一定的新產能釋放計劃,但從廣義PP格局來看,供需矛盾似乎短期不會激化,相應的我們對未來的現貨行情或許不用太過悲觀。
NO.3 原料多元化適應需求發展助推四季度PP市場大幅上揚
表2 國內聚丙烯原料生產比例和價格對比統計表
單位:元/噸
日期 | 拉絲 | 均聚注塑 | 共聚注塑 | 其他 |
2015年 | 42.23% | 9.83% | 16.69% | 31.24% |
2016年1-3季度 | 40.12% | 10.27% | 17.08% | 32.53% |
2016年4季度 | 34.81% | 13.12% | 21.82% | 30.25% |
日期 | 鎮海煉化T30S | 紹興三圓T30S | 廣州石化 J641 | 獨山子K8003 |
1月4日 | 6600 | 6450 | 7750 | 7800 |
9月30日 | 7800 | 7700 | 8100 | 8450 |
12月16日 | 9500 | 9450 | 10900 | 10600 |
三季度末環比年初漲幅 | 18.18% | 19.38% | 4.52% | 8.33% |
四季度環比三季度末漲幅 | 21.79% | 22.73% | 34.57% | 25.44% |
得益于汽車、家電等聚丙烯注塑類原料需求的快速增長,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聚丙烯注塑原料價格迎來快速上揚行情。通過上表來看,廣州石化共聚注塑聚丙烯原料12月中旬高點環比三季度末價位水平漲幅高達34.57%,遠高于前三季度的累積漲幅。四季度上游生產企業為適應需求發展趨勢并通過原料生產結構的優化令拉絲生產比例同比和環比均明顯下降,拉絲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貨源供應偏緊局面成為常見現象,并一度支撐期貨市場引發多輪強勢拉漲行情。生產結構的優化不僅令聚丙烯拉絲和注塑專用料價格實現雙贏漲幅,而且對規避行業內的激烈競爭矛盾和提高企業生存發展空間均具有重大意義。
NO.4 貨少助攻拉漲 LDPE籠罩明星光環
圖2
如果說LLDPE因為期貨的帶動成為PE的焦點,LDPE則因下半年極其勵志的拉漲成為PE產品中最靚的明星。自今年8月中下旬開始,高壓一改前期頹勢,年內高價一度突破13000元/噸大關,較年初低價漲幅高達44%,明星產品當仁不讓。
2015年神華榆林30萬噸高壓裝置投產,同時27萬噸神華新疆裝置排上日程,中天合創12+25=37萬噸兩套高壓裝置亦虎視眈眈伺機而上,一直沉默的高壓裝置集中投產引發市場擔憂,可以說2016年上半年高壓是在對進口與國產預期增加的擔憂中度過,同時價格亦持續向下,低價一度達到年內最低點9150元/噸,同比去年同期跌19.34%。然8月份中下旬開始,神華新疆裝置開車一再推遲,中天合創高壓暫緩投產消息提振,加之因國內價格洼地,伊朗、沙特等高壓貨源減緩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主攻歐美地區,國內高壓貨源供應格局驟然變緊,而部分有高壓庫存的貿易商則低價惜售,給高壓拉漲行情再填一把火。8月中下旬,國內高壓市場一反前期萎靡不振走勢,在8、9、10、11三月創下單月漲幅分別400元/噸、500元/噸、1300元/噸、700元/噸;而10、11月份同比漲幅分別是16.35%、35.50%。尤其十月份,雖然有新疆27萬噸高壓裝置投產,部分進口訂單增加,但裝置新投開工負荷不高、人民幣貶值及進口貨源船期的不穩定性依舊助攻國內高壓價格拉漲,再加上節日訂單加之9月份部分訂單推遲,導致需求集中爆發,10月份高壓更是以單日漲幅400-500元/噸在工廠不斷的抱怨與懊悔中肆無忌憚的向上沖,創下13000元/噸近兩年新高。到11月中下旬,漲勢喜人的高壓在貨緊得到緩解及下游工廠不堪重負的擔憂中沖高回落,價格一度跌至12000-12400元/噸,但依舊無損其明星光芒,繼續在聚乙烯各個品種中遙遙領先。
NO.5 石化庫存與市場價格負相關性增強
圖3
從趨勢圖來看,2016年聚烯烴石化企業庫存與國內LLDPE和PP拉絲現貨價格具有較強的負相關性。今年以來,由于石化庫存持續處于偏低水平且年內不斷呈現下降趨勢,該因素也一直成為上游企業今年連續挺價的重要支撐動力,而貨源出廠成本對市場支撐作用不斷走強并帶動市場價格連續跟漲。
盡管今年新產能釋放速度明顯快于去年,但今年煉化企業負荷平均水平明顯低于去年,從國產量增速水平可得到相應的證實,回料市場受環保壓力負增長明顯且市場份額繼續被新料市場替代。從需求角度來看,因人民幣貶值化趨勢以及塑編等制品領域享受全額出口退稅等因素帶動下,今年出口導向型PP需求我們聽到了廣泛的相對樂觀的聲音。今年供需緊平衡局面甚至流通貨源供應偏緊局面屢見不鮮,而期現套保、套利的常態化也加劇了該趨勢。
12月中旬之后,由于聚烯烴價格年內漲幅過半且下游成品價格漲速難以跟進,“上游提價且下游被動接受” 向“下游采購能力和積極性下降的一定水平并已經開始拖累庫存的流轉速度”過渡,現貨市場開始進入消化整理行情。
NO.6 金融資本演繹聚烯烴市場新常態
自從PP期貨上市以來,LLDPE期貨與PP期貨相輔相成,形成了聚烯烴較為完整的結構。隨著各個機構與現貨公司同時參與期貨與現貨的操作,使得LLDPE與PP期貨受到資金的關注,其走勢與行情較之前更為復雜和靈活。
圖4
圖5
從上面兩圖可以明顯的看出,歷次行情出現,期貨均在現貨之前啟動,表明市場今年多輪行情均是由資金推動形成的,較往年由供需指引行情的走勢,行情形成的因素存在明顯的不同。今年的2-3月份、6-8月份,期貨對現貨存在不同幅度的升水,較之前兩年期貨對現貨長期貼水存在明顯的不同。未來,隨著金融資本對期貨的進一步關注以及現貨企業對期貨操作的進一步加深,期現市場聯動效應將更加明顯,產品金融屬性的加重,也使得行情變的更為復雜、更為靈活。
NO.7 人民幣貶值化趨勢繼續刺激出口 PE和PP進口趨勢差異明顯
2016年美元指數保持強勢并推動人民幣向7元關口逼近,2016年國內聚丙烯出口市場揚眉吐氣,預計全年初級形狀聚丙烯出口增幅在50%-55%。聚乙烯出口關注度雖不及聚丙烯,但聚乙烯出口市場與聚丙烯產品基本一致,主要是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地區,其次是朝鮮、韓國等,主要戰場在亞洲,依靠的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關稅減免的政策,而出口品種最多的是低壓。
圖6
就品種來說,聚乙烯產能和種類缺口較大,加上2017年內外盤價差較小,甚至部分月份是順差,進口局面仍較為樂觀,2010-2016年國內聚乙烯進口依賴度基本維持在40%以上。而目前進口的聚丙烯均聚料對比國產料競爭力逐漸減弱,人民幣貶值預期下,聚丙烯的進口量和進口依存度正在出現新低,從上圖可看出,國內聚丙烯進口依賴度從2010年的29.7%逐年下滑至目前的14.5%。
NO.8 聚烯烴維持高利潤 2017年擴能仍在進行中
2016年聚烯烴繼續維持較好的盈利水平,其中以原油和煤為源頭的聚乙烯利潤均值分別為:2705元/噸、1986元/噸;以原油、煤以及丙烷為源頭的聚丙烯利潤均值分別為:1601元/噸、775元/噸、2006元/噸。在高利潤的促使下,2016-2017年仍然是聚烯烴的擴能高峰期。
表3 2016-2017年聚烯烴裝置擴能統計表
單位:萬噸/年
企業名稱 | PP產能 | PE產能 | 投產時間 | 原料來源 |
中國軟包裝集團中景石化 | 35 | 無 | 2016年3月 | 配套PDH尚未投產,目前丙烯外購 |
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 | 30 | 30 | 2016年4月 | 外購甲醇 |
神華新疆煤基新材料項目 | 45 | 27 | 2016年11月份 | 煤 |
中天合創鄂爾多斯煤化工項目一線 | 35 | 30 | 2016年11月份 | 煤 |
廣州石化 | 20 | 無 | 2016年11月底 | 油 |
東華能源寧波; | 40 | 無 | 2016年12月份 | PDH |
中天合創鄂爾多斯煤化工項目二線 | 35 | 未開 | 2016年12月底 | 煤 |
青海鹽湖 | 16 | 無 | 2017年一季度 | 外購甲醇 |
常州富德 | 30 | 無 | 2017年一季度 | 外購甲醇 |
中天合創二線 | 已開 | 37 | 2017年3月 | 煤 |
神華寧煤煤制油 | 60 | 45 | 2017年4月 | 煤 |
福建中江石化 | 40 | 無 | 2017年4月 | PDH |
云南云天化 | 20 | 無 | 2017年4月 | 油 |
久泰能源內蒙古有限公司 | 35 | 25 | 201年四季度 | 煤 |
中海油殼惠州牌二期 | 40 | 70 | 2017年四季度 | 油 |
2016年聚乙烯、聚丙烯新增產能分別在87萬噸、240萬噸。按目前計劃,2017年聚乙烯、聚丙烯新增產能分別約177萬噸、241萬噸。聚乙烯2015-2017年產能增長率分別在2%、5.4%、10.8%;聚丙烯2015-2017年產能增長率分別在6.59%、13.50%、11.94%,聚乙烯增速慢于聚丙烯。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