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AI——人工智能、熱得發燙,現在被推到了“近乎可怕”的高度,人工智能技術成為當今科技熱點,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成為風險資本追逐的對象,包括中國在內的科技大國紛紛制定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很多國家都將人工智能的發展水平當成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2018年以來,人工智能很快就滲透到醫療、交通、金融、農業、工業等各個領域,傳統的輪胎制造自然不例外,一些輪胎企業紛紛利用人工智能在研發上面尋求新的突破。
今年10月,日本住友橡膠宣布已成功研發出一項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技術——“Tyre Leap AI Analysis”。住友橡膠利用這項技術來分析諸如橡膠混合物的電子顯微影像等,以此實現遠遠超出人類現有能力的高精度分析,從而以影像中發現的結構數據來準確預估橡膠的實際性能。同時,將橡膠化合物中包含的各個原材料數據與內部結構數據對應整合,可以進一步提升對橡膠性能的精確估算。此外,這項技術還能夠準確檢測橡膠使用前后發生的結構性變化,可預測橡膠使用后的性能變化等。
通過這項技術最終可以更好地提高輪胎的使用壽命,改善輪胎性能,保證輪胎在整個使用過程中保持穩定的性能表現,大大增強了輪胎使用的安全性。
2019年11月,韓國輪胎制造商韓泰輪胎宣布研發出一種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的輪胎配方特性預測模型---“虛擬配方設計(VCD)系統”。
VCD系統所使用的技術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分析預測輪胎配方特性,得到材料的優化組合方案。該技術以累積數據為基礎,因而無需通過在輪胎配方研發過程中開展實際測試的方式獲取數據。輪胎配方的研發過程是相當復雜的,通常,一種新配方的研發需要花費六個月至三年不等的時間,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預計可將研發周期縮短50%。
在成功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預測輪胎配方特性之后,韓泰輪胎計劃擴大這項技術的應用范圍,涵蓋從選材、設計、輪胎測試、制造到量產的整個輪胎開發過程。
其實更早將人工智能應用于輪胎的還是普利司通,早在2016年,普利司通就宣布,利用人工智能(AI)等提高輪胎成型工序效率、并可抑制品質不均的新系統“EXAMATION”已被用于日本彥根工廠。該系統用于13~17英寸輪胎的成型,通過調整工序流程、獲取大量測量數據并利用這些數據進行控制、利用AI等實現成型工序自動化等手段,將輪胎的真圓度提高了約15%,并將輪胎成型工序的生產效率提高到了原來的2倍,同時將必要的工人數量減至1/3左右。普利司通輪胎生產系統開發本部的三枝幸夫表示,通過引進EXAMATION,彥根工廠的生產效率到2020年將提高到現在的1.4倍。
從研發到生產,人工智能已經參與到輪胎生產整個過程中,未來必然還將參與到銷售、物流、服務管理等各個方面。
目前在國內還沒有像住友橡膠、韓泰這樣利用人工智能進行輪胎研發的企業,但是智能制造已經遍地開花。不過還是要明確地將,智能制造與人工智能還有距離,好聽一點智能制造基本就是自動化,人工智能是需要機器像人腦一樣去思考的。
今年5月,雙星、玲瓏、賽輪、浦林成山四家企業入圍,第一批“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試點示范企業項目,另外山東豪邁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端六軸聯動電火花成形機床及輪胎模具智能生產線示范項目,軟控股份有限公司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輪胎成型裝備的研發項目也成功入圍,成為人工智能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中的領頭雁。我們期待中國輪胎企業能夠利用人工智能早日實現對外資品牌的趕超,擺脫中國輪胎質低價廉的帽子。
每一項科技的進步都伴隨著爭議,基于人工智能的特殊性,許多人擔心一旦人工智能發展到某個臨界點,如誕生強人工智能,它就可能徹底壓倒人類。人工智能在給人類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產生了諸多社會性問題。例如,人工智能在推動專業化分工和創造新工作機會之余,也會造成大量的人失業,輪胎廠采用人工智能生產,所需工人數量大幅減少,一部分工人不得不面臨失業。另外可能在一些情境中,人工智能導致法律責任的歸屬成為困難。
無論怎么樣,人工智能已經開始對輪胎“動手動腳”,至于未來人工智能會對輪胎產業產生怎么樣的影響還需要時間去驗證,目前大部分輪胎企業對于人工智能表現出歡迎的態度。是追風也好,是隨波逐流也罷,只要能推動產業的進步,一切科技都值得去探索和擁抱。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